返璞生活文旅未来花园少年之夏令营
2022-10-28


曾经儿时,夏夜,一家人凉席铺地,大人们或坐或躺,蒲扇轻摇;孩子们追逐流萤,嬉戏打闹,踩着石板路,扶着小石桥;听夏虫欢唱,数满天繁星,何其美好。

 

而今,随着高楼拔起,钢筋水泥取代了自然闲适,那颗无处安放的心被喧嚣的城市禁锢封闭。孩子们也拿起了平板电脑,玩手机、刷游戏,却忽视了与自然、动物的接触;淡漠了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的意义在指缝中流逝,生命的饱和感在漠然中降低,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与互动也被电子产品消耗殆尽。

 


返璞生活文旅秉持着想要激活孩子们最无邪的童真乐趣、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云南弥勒宋文化产业公约社区举办了“未来花园少年 走进返璞生活”的主题夏令营,营员年龄跨度为8-16岁,以沉浸式体验汉民族的宋代文化和弥勒当地的彝族文化为主线。

 


通过古琴、香事、点茶、中医、武术、农耕、彝族阿细跳月、心智素养教育等主题活动,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认知,培养多样性的业余爱好,筑建孩子中国传统文化自信,让他们感受无言的大自然魅力,在文化和自然两大场域中,提升感知力,为塑造健康人格打好基础。



在为期七天的夏令营活动中,主办方返璞生活文旅集团精心打造连日的精彩活动,并邀请、配备了专业的师资团队——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馨瑶作为心智素养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医执业医师王振旭作为中医老师;国家高级品茶师贾俊作为点茶老师;具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师资格证的敏彤作为古琴老师;中国传统药香研发制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付丹,及师从中国大香师傅京亮先生、习香多年并在复旦等高校讲授香文化课程的张开瑜作为香事老师。


孩子们在纯净的自然怀抱中、纯粹的文化氛围里:习古琴——品情感,懂人情;学点茶——练专注,悟静心;做药香——识草木,悟融合;行农耕——知土地,练毅力;着宋服——学礼仪,知分寸。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传统文化。


 

每日清晨的站桩由武术老师亲自带领练习,意在培养孩子们感受身体的气血流动,与身体建立基本的感知,并关注身体的健康,为中医学习奠定基础和认知;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毅力与专注力,培养了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

 


每日的晨读,让孩子们在高声朗读高频文章的同时,感受畅通无阻的表达与释放,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孩子们之间的爱与接纳,有助于建立自信及对他人的支持。

 


古琴练习是这次夏令营的重头戏。教会孩子们认识琴的结构,从琴的结构认知,到琴与人、琴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深入。在拨动琴时,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受“人之情”的多样性和多角度,对培养情商和自我情感认知打下很好的基础。通过几天的练习,孩子们可以弹奏1-2支简单的唐诗曲目。


香学课,让孩子们从采摘植物清香木、到研磨,到装罐、封存、窖藏;从对药材的认识,到认识植物对人的疗愈作用,全程参与体验,这个过程帮助他们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并对自然升起感激之情。

 


孩子们还可以体验宋代人普遍的用香方式——篆香。在净手、行礼、入座、打香篆、品香等一系列动作中,孩子逐渐学会了静心,专注地沉浸其中,提高了动手能力。这就是寓教于乐的过程。

 


学习宋人点茶,则是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宋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四雅文化。孩子们在打茶中训练沉静;在奉茶中,和家长多了情感流动的机会。

 


而中医课堂则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感知中医的博大精深的种子,家庭中医常识的推广也为生活保驾护航。


农耕课堂从认识土壤、有机肥料开始。翻地松土、开沟、下种……体验劳作,感受团队协同,与大地建立链接,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感恩之心,珍惜生活中的一切所得。

 


本次夏令营,还加入了青少年心智素养自我认知课程。老师们通过几天来对孩子们的细微观察,开展了针对性的沟通交流,从独立自主能力、行为习惯、人际关系三方面入手,提升孩子们自我认知,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健康的人际关系,助力孩子们梦想启航。

 

返璞生活文旅打造的夏令营,唤醒了孩子们原本纯真、向往自然的童心,也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沉睡着的、传统文化的情结——这是心的回归,也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期待相遇未来更精彩的夏令营、冬令营,让孩子们沿着童年的方向去探索、去追寻、去热爱!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返璞生活文旅未来花园少年之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