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在2010年11月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了我国首个“国际慢城”。慢城意在让我们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商业时代放缓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和内在美好。而青山茶场公约社区也恰恰在这优美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政策气氛中应运而生。
青山茶场公约社区是新文明的聚落,“公约”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生活价值理念——热爱大自然、友善互助、知足喜乐。相较于城市的繁忙喧嚣,公约社区的运营注重可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发展,酝养积极互助的邻里关系,营造艺术化的生活美学环境。
公约社区的“新”,新在这里以沉浸式的体验,给予来到这里的人们去沁润华夏圣贤智慧,沉心入古法技艺的传承,回归返璞的农耕之道,重塑内在精神文明。在感受美中打破与重建,人们可以由内而外的生起真挚无比的幸福感,并回归生活,享受生活。毗邻着车马喧嚣的大城市,青山茶场公约社区静静伫立。
静品一杯茶,有时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自己,在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自在而温暖。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茶文化古风民宿是青山茶场公约社区的体验门户,以茶文化结合古风客栈格调贯通民宿由外至内的感官所及,在保留现代舒适便捷的基础上融入古风美学,无论在建筑庭院、自然草木、人群风貌、衣食住行所有细节上都让人感受到爱、善意、美的滋养和浸润。茶文化古风民宿面向全球市场,基于茶元素在民宿中的有机融合,打造公约社区知足、平静、喜乐、有爱的价值观文化IP,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茶元素文化民宿体验。有机的融合不同于浮于表面的文饰,而是在髓质由内而外的氛围散发。社区内的氛围就如一杯悠然的茶汤,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又向往的,缓慢而温暖的感觉。
“作为一片树叶,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青山茶场公约社区以华夏文明精神复兴和返璞回归自然为基础,开发深度游学式教育体验,包括华夏文化游学、有机农耕学堂、自然认识学堂、唐宋茶文化体验等。沉浸式的游学模式以及进阶性的课程体验,可给游客带来可持续性的、渐进性的不同感受。通过让游客在社区中放下城市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和繁重的工作竞争,返璞回归到在优美无染的自然环境中贴近土地,沉下心沐浴华夏文明的厚博智慧的光芒,公约社区的深度游学式教育体验能够让人们在社区中解掉现代经济高速发展遗留在心灵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毒素,真正让人慢下来,放松下来,喜乐起来。懂得品味茶的苦,方能品得茶的甘,华夏文明精神复兴和返璞回归自然正是现代城市人转苦为甘的解毒良方。
唐人煎茶,宋人点茶,柴米油盐脱不开茶,文人雅士的诗句中也浸满茶香。公约社区中的人们有来游玩的,也有常住、短居的。社区打造整体的居住生活商业闭环,为常住的社区生活人群提供稳定的经济商业环境。他们知足喜乐、恬淡自然,因为他们在这里投身在自己的爱好中。有的从事原生态古法农业耕作,种茶种粮种菜种花,内能自给自足,外能作为高附加值的健康农副产品供应游客;有的经营茶文化饮食(茶点、茶农副产品、茶餐)、茶文化产品(茶器、茶服饰)、深度茶文化体验活动(茶道、茶礼、采茶、制茶体验);也有的热衷于美学艺术的创作研究(古方工坊、茶博古研究、茶歌舞),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亦俗亦雅,非俗非雅。在简单的生活处处能够活出自在、自然、美好,那便是生活的诗意。“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社区诗意的生活是心安的外在呈现,同时又是吸引更多社区外的游人到来的最好招牌。
圆融是茶的天性,能圆融是因为内在的谦卑和善意,才生化出奶茶、酥油茶、花茶、凉茶各种缤纷的模样。公约社区内的成员谦卑、平等、互助、和谐、喜乐的品质形成了公约社区对外的集体圆融的形象。公约社区也是生活的生态融合体,也是产业的有机融合体。青山茶场公约社区以文旅商业为外在主要表现形式,融合茶文化古风民宿、茶主题餐饮、茶元素服饰制品、茶园种植管理、华夏文化沉浸式游学、有机农耕与自然认识课堂、茶疗愈养老、非遗传承古方工坊、茶博古历史研究等板块,而且板块的业态也随着社区内的生活家们的发展经营不断迭代更新。公约社区综合产业的集群犹如众多向外伸展的触手,能够有机链接高淳区慢城乃至南京周边的产业合作,推动周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提升高淳区慢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形成更大富有善意和美感的有机生态商业体。
青山茶场公约社区意在成为一处世人向往的归心之处,意在把社区内精心打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都赋予打动人心的力量。当人们来这里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到公约社区体验、生活,似乎是他在操持茶事,实际是茶在滋养他的心。或许听闻我们时人们只倾慕好奇,初见时还是个游客、茶客,感受渐深时已在美好中流连忘返,融入时慢慢成为公约社区内一个心安而幸福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