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宋代吹来的春风——弥勒宋文化公约社区
2022-08-24


在云南东南部、红河州北部的北回归线上有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这里年均温度18.8℃,森林覆盖率达48.3%,辖区内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丰富繁多(种植面积66万亩),是云南重要的食品药品原料产地,这便是距“春城”昆明市仅50公里的弥勒市。《阿细先基》史诗在这里传唱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彝族历史发展乐章,乡村振兴政策在这里造就“滇中绿色发展和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云南榜样。


 

 

2021年5月28日,经过4个月的考察和调研,返璞生活的第一批伙伴正式入驻云南省弥勒市,开始建设在云南的第一个返璞社区文化项目。弥勒宋文化公约社区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掩映在核桃和香椿的密林之中,青山环抱,古村错落有致,民风淳朴。弥勒宋文化公约社区希望通过最大程度还原宋时代的生活状态,将宋文化内求根本、勇担责任、遵循天道、求真务实、活在当下的价值理念融入文旅的运营当中,不仅可以为旅客提供一站式宋文化沉浸体验,更让体验者在宋式生活社区的氛围感染下返璞归真。



社区营造的开合、和合、素简、风雅、临水、山居的场景意境,让游客在公约社区中目之所遇、耳之所闻、肤之所触、体之所感、味嗅之所受,都能得到宋文化中美与善的浸润与滋养。以具有独特宋文化特色的空间场景,唤起现代都市消费者的兴趣,带动都市人群来到社区旅游。


宋文化公约社区的配套产业规划为生态农业种植区、农耕体验区、养生居住区、古法文化传承区、古文化学院区和旅居民宿区等六大区域。


社区成员原生态自然的农耕生活,在为社区提供健康生态农产品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农产品。游客通过深入体验社区农耕生活,渐渐脱离城市经济竞争压力和电子产品的捆绑,在大自然中沐浴心灵,找回内在的安定。



社区内设有丰富的宋文化体验项目,涵盖宋文化历史、理学、陶瓷、书画、礼乐、诗词、市井社会、生活美学、博物美学和儒释道三家经典等方面,且均设计为沉浸式人文素养课程,意在让游客可以从华夏文明中获得深沉的精神力量,在华夏文明的沐浴中自觉与觉醒。



宋文化公约社区开展经营各类生产业态及工坊,包括:香药坊(宋代香方及其配套的香具、香几、古法制家用四季和香方)、陶瓷坊(餐饮食具、四艺陶瓷用具)、绣坊(宋式服装、布艺、配饰制作)、染织坊(麻棉布料承袭宋代美感质感)、酿酒坊(宋古方酒)、油坊(古法木榨菜油九工序)、酱腌坊(古法酱腌菜)、茶肆(点茶茶艺、茶器、茶家具展示、茶席设计)、酒楼(乡饮酒礼、冠笄与婚嫁礼、宋菜谱与云南当地物产的结合)、客栈(宋审美的居家式民宿、冠笄与婚嫁礼、古法洗沐与养护用品、家具陈设器物具、行香、布艺及床品)等。



无论是日常生活情趣的四班雅事,还是面对自然万物以及手艺匠人造物行事,深度沉浸式的宋文化体验都能让游客潜心其中,这种“心流时刻”让消费者体验到超出物质欢乐之外的精神层面享受,回到一种有灵性的本真生活和华夏文明的质朴之中。



社区内短居和长住的社区成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不断的商业经营过程中也是在进行持续的文化挖掘,向内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正如宋人自立根本,内在崛起。将华夏文明与现代生活进行不断的碰撞演化,迸发创新火花,更好地让华夏文明在当代历史长河的传承中保持熠熠生辉。


宋文化社区在“形”上复原宋代建筑随顺自然、巧妙呈现的场景空间;在“体”上回归自然与生态经济平衡发展的生活方式(涉及衣、食、住、行、用、学六大生活业态);在“神”上呈现知足、平静、喜乐、有爱的社区成员,自然而成“形、体、神”共俱的新文化聚落环境。


来到社区的现代都市人会蓦然感觉到公约社区中成员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也将刺激现代都市人重新思考“生活该如何活”。返璞归真的过程其实是解开捆绑的过程,也是摆脱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过程,更是心灵的回归与内在的成长的过程。宋文化公约社区将以打动人心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们在美与善的“境”中滋养,得到内在的回归与平静。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一缕宋代吹来的春风——弥勒宋文化公约社区